暮春四月,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,远山如黛,村居如景,覆着膜的梯田泛着银光,如大地指纹般线条分明。三十多名工人们忙碌在田间地头移栽辣椒苗、喷洒定根水,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田园画卷。
【资料图】
“现在,每天都要请二三十个人来移栽,一天发出去的工资有三四千块钱,天气好的话,再有三四天就能全部栽完。”辣椒种植大户杨再海介绍,今年共种植朝天椒、线椒、小米椒220亩,通过雇请工人抢抓农时,目前土地已全部起垄盖膜,共移栽了50亩,“种植一季辣椒,能够带动4000余人次就近务工增收40万元左右。”
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,村民在移栽辣椒苗(央广网发 陈昆 摄)
乡村振兴,离不开产业振兴。凯本镇坚持“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”理念,立足市场需求,紧扣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目标,积极探索“党建红”引领“产业绿”的发展路子,充分发挥党员在“主动谋产业、探寻新办法、带头做示范、做给群众看、带着群众干、帮着群众赚”方面的积极作用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凝聚党群合力,抓牢产业兴旺“牛鼻子”,掀起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。
杨再海是一名党员,也是凯本镇辣椒规模化种植的“先行者”。通过深挖地方资源禀赋,提前到贵州遵义、广东虎门、湖南长沙等地考察市场、对接公司、选购品种、寻找销路。2019年,杨再海规模化种植的订单辣椒实现了丰产丰收。
村民在移栽辣椒苗(央广网发 陈昆 摄)
“第一年种植了40亩朝天椒,总产量5万公斤,纯利润8万元。”尝试种植成功后,杨再海带头成立了岑巩县辣翻天合作社,动员党员加入合作社示范带动辣椒产业发展,推动产业振兴。
目前,该合作社6名社员中有5名是党员,5名党员全都是60亩以上的辣椒种植大户,共种植辣椒500余亩。通过党建引领,采取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组织方式,促进了辣椒产业特色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。
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,村民在移栽辣椒苗(央广网发 陈昆 摄)
“我们合作社负责种子选购、集中育苗、统一配备农资、统一技术指导,并与公司、农户双向签订订单种植协议,为辣椒种植户提供统一代收代销服务。”杨再海说,合作社提供“耕、种、管、收、销”全流程服务,县、乡、村农技人员也积极发挥助农增收的“桥梁纽带”作用,消除了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,有效调动了群众种植辣椒的积极性。
凯本镇凯阳村民吴云发是辣椒基地的一名管理员,今年,他也与人合伙种植了200亩辣椒。“订单种植不愁销,技术指导有人帮,只管放心大胆地种好管好。”谈起辣椒种植,吴云发信心满满。
岑巩县凯本镇辣椒种植大户杨再海(左)在指导村民给辣椒苗科学喷洒定根水(央广网发 陈昆 摄)
按照“党建引领、组织搭台、产业唱戏、乡村振兴”的原则,通过“党员带头、全民动员”的方式,今年,岑巩县辣翻天合作社共带动凯阳、毛口、大寨等11个村及周边乡镇180户农户订单种植辣椒3500亩,预计共产出鲜椒450万公斤,实现产值2000万元。依靠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,可带动1000余农户增收,辣椒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。
岑巩县凯本镇凯阳村,辣椒基地与村庄相辉映,呈现一幅田园画卷(央广网发 陈昆 摄)
“下一步,我们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以高质量党建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蓄力,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。”凯本镇党委书记刘泽友介绍,接下来,全镇将立足产业基础,深入挖掘发展优势,以水稻制种、烤烟、辣椒、中药材等为发展重点,采取“党建引领、大户带动、散户种植”等方式,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,建立“产、供、销、加”一体化的农业生产体系,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,推动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。(周燕 陈昆)
标签: